BGM 之魂

撰文:匕禾页

· 音乐

港乐之“日”一连四篇终于在上周完结,既然说起日本配乐大师其实大受港产片青睐,我们这回便来谈谈日本的配乐大师吧!

BGM 即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,通常是指在电视剧、电影、动画、游戏中出现伴奏音乐,或称为配乐。在今天的互联网语境里,BGM作为配乐已经被大家熟知,还出现了“自带BGM”(指在影视作品中一些经典人物出场时,往往会有专属的配乐)等词汇。

配乐,诞生于欧洲华丽的戏剧之中,而茁壮成长于电影有声化之后。
从20 世纪20 年代初,山田耕筰创作出最初的电影配乐以来,日本作曲家们就在不断地进行摸索,在西洋音乐与日本音乐之间不断探寻,创造出了日本独有的配乐理念与方式,以及日本作曲家独有的态度。开放的艺术氛围、音乐素质的培养、广阔的音乐市场,乃至流淌在日本人身体里的“匠人” 血液,让日本这片土地孕育出了许许多多专业并且优秀的作曲家。久石让和吉卜力合作的乐曲流传于大街小巷;坂本龙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感动与惊喜;菅野祐悟创作了许多热门日剧的经典乐章;泽野弘之永远在尝试创新,不会被一种风格禁锢;平泽进一直在突破自我限制,给听众带来新的冲击; S.E.N.S. 用心向我们传达着来自神明的声音。还有创作的配乐占据了我们童年记忆的菅野洋子、天门……

日本著名作曲家坂本龙一 (图片来源:网络图片)

“电影并不是非有配乐不可”,虽然坂本龙一这位作曲大师对于配乐做出这样的判断,但不可否认的是,精彩的配乐能在传入我们耳朵的瞬间,将我们带回影视作品中那些或缠绵悱恻,或孑然孤寂,或紧张万分的场景中,它让情感更加立体,故事更加饱满。
就像是当梅林茂的《梦二》中的小提琴声响起的时候,你一定会记起《花样年华》中张曼玉穿着旗袍的窈窕身姿,摇曳在午夜寂静的长巷中;当《圣诞快乐,劳伦斯先生》(Merry Christmas,Mr. Lawrence)空灵婉转的曲调回荡在你耳边的时候,你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大卫· 鲍伊亲吻坂本龙一时,坂本眩晕地摇摇欲坠的身影,和北野武说出“MerryChristmas ,Mr.Lawrence”时,那张含泪的面庞。

《圣诞快乐,劳伦斯先生》(Merry Christmas,Mr. Lawrence)中最經典的一幕(图片来源:网路图片)
《圣诞快乐,劳伦斯先生》(Merry Christmas,Mr. Lawrence)中最經典的一幕2(图片来源:网路图片)

梅林茂为电影《花样年华》创作的主题曲:
为了向铃木清顺致敬,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在《花样年华》中采用了梅林茂的电影配乐,最早则来自该片《梦二》。

《花样年华》剧照(图片来源:网路图片)

日本配乐进化史
1924 年,日本交响乐团的创始人山田耕筰首次为一部叫作《灵乐堂》的电影创作了配乐,自此之后,日本电影开始有了配乐。无声电影时期的日本配乐一直处于摸索的阶段,1930年,作曲家松平信博提出,要探寻日本化的电影音乐,将日本音乐的元素融入到配乐中,创造属于自己的新音乐。
直到1952 年,日本结束了战后七年的文化审核期。艺术家们迎来了久违的自由创作时代。蛰伏许久的日本电影人们纷纷重返舞台,国际电影节上很快出现了黑泽明、沟口健二等日本导演的身影。

从20 世纪20 年代初,山田耕筰创作出最初的电影配乐 (图片来源:网路图片)
著名日本导演黑泽明(图片来源:网路图片)
著名日本导演沟口健二 (图片来源:网路图片)

东映、东宝、松竹等电影公司纷纷发力。1954 年电影《哥斯拉》获得巨大成功,日本电影业如同“哥斯拉”猛兽一般,在小小的日本卷起巨大的浪潮。加上威尼斯电影节上日本电影入选佳作频出,国内与国际上的成功无不向大家宣布着,日本电影的“第二次黄金时代”已经正式到来。
经济复苏与对文化的需求导致20 世纪60 年代日本影像作品呈现爆炸式发展。1964 年东京奥运会等大事件加速电视普及,社会对精神娱乐、影像的追求,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这一发展不仅为许多年轻导演提供了机会,也为日本众多作曲家提供了绝佳的平台,让他们得以走向普罗大众。

1954年版本的哥斯拉是这样子的(图片来源:网路图片)
1954 年电影《哥斯拉》获得巨大成功,图为该版本《哥斯拉》电影海报(图片来源:网路图片)

这回我们对日本的配乐历史有了大致的了解吧。我们下回再聊聊各种影视行业中的BGM之魂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