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星期小编先介绍了拉面简单入门,这礼拜再来「好像听过但又不太了解」的拉面总类。虽然在日本统称为拉面,但汤头种类其实非常广泛,分为豚骨、酱油、盐味等,此外还能见到清爽系与冲击性强等充满个性的进化系拉面。
1. 拉面种类
了解拉面的相关规矩后,接下来终于要来介绍品尝拉面时的必要信息了。日本的汤头分为清爽系与浓郁系,也有各式各样的配料搭配不同口味。虽调味和配料会依店家而有所不同,但大致可以将拉面分为以下几种。
- 酱油

为日本拉面的原型之一,由在东京浅草诞生的第一家日本拉面店「来来轩」所创。虽然汤头皆为用酱油酱汁调味而成,但高汤的种类会根据店铺及地区有所不同。虽然高汤大多使用鸡骨与其他材料熬煮而成,然而也有店铺使用豚骨、牛骨、鱼等来制作高汤。
- 盐味

由北海道函馆的洋食店「养和轩」所创的配方可说是盐味拉面的原型。其汤头是由鸡骨、豚骨及其他食材熬煮的高汤,配合盐味酱汁进行调味而成。常添加的配料有葱、笋干、蔬菜、鱼浆制品(鸣门巻或鱼板)等,也常搭配虾、蛤蜊、海带芽等海鲜类配料。因为清澈的汤头既清爽且美味,在女性客群中也很受欢迎。
- 豚骨

据传豚骨汤头的源头来自福冈县久留米市的拉面摊「南京千两」。之后,久留米市的「三九」不小心弄错火候而产生了乳白汤头,现今的豚骨汤因此定型。因为这个原因,在以福冈县为中心的九州岛地区,有许多供应豚骨拉面的店铺。
- 味噌

起源是来自北海道,北海道因为天气寒冷,加上味噌也是家家户户容易取得的食材,所以比起豚骨拉面,北海道居民据说一星期最少会吃上两碗味噌拉面!
- 鸡白汤

是一种以鸡为主要食材的拉面(就像豚骨汤一样)鸡与猪的所散发出来甜味不同,唯一相同的是就是浮在上面的油,让拉面本身看看两油油亮亮的,非常可口。
- 沾面

据说是东京「大胜轩」的店员在吃员工餐时,将面浸泡在汤汁里食用演变而来。沾面面条通常比一般拉面粗,因为过了冷水,可以尝到更有嚼劲的面条口感。其特色为汤汁味道浓厚,分为热沾面(あつもり)与冷沾面(ひやもり)2种吃法。
- 油面

指的是没有汤汁的拉面。关于其诞生的说法之一为拉面店「三幸」从软掉的拉面中获得启发,而将油面做成下酒的小菜,还有另一种说法是「珍珍亭」从中国的面食料理「拌面」得到灵感而发明。特色为将放在容器里的面、配料、酱汁搅拌均匀食用。酱汁多为酱油系,在食用的途中加入辣油、醋等,其个中滋味正是一边感受味道的变化一边享用。
2. 进化版拉面
据说在日本全国有超过30,000家拉面店。其中除了坚持传统味道的老店外,也诞生了许多令拉面爱好者赞不绝口、追求崭新味道的超人气进化系拉面。虽被称为进化系,但因其高人气,在全日本常有许多分店,应该也有遇过「在日本旅行时不经意去的拉面店刚好是进化系拉面」的情况吧。
- 家系

家系为由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的「吉村家」总店衍生出的拉面店系列。因为有许多店名为「◯◯家」所以统称为「家系」而广为人知外,根据其起源也被称为「横滨拉面」。特色为浓厚的豚骨酱油汤头,以及较粗的直条面,配料大多使用叉烧、菠菜、海苔等。
- 二郎系

二郎系是以本店位于东京都港区的「拉面二郎」为典型的拉面类型。特点为豚骨酱油汤头以大量背脂调味而成的浓郁风味、充满嚼劲的极粗面,以及放上几乎要盖满面条的大量豆芽菜等蔬菜。
- 泡系
泡系拉面发源于京都,并在数年前开始于关西地区流行。其为使用豚骨或鸡白汤等汤头,并在锅中煮出泡沫或用搅拌器打出泡沫。特点为如卡布奇诺的奶泡般极为细致的泡沫,与十分柔顺的口感。因为带有泡沫的缘故,品尝时能感受到面条与汤头完美地交融在一起,口感十分特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