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向一百岁的疯狂艺术家——草间弥生

撰文:千玺迷妹

· 娱乐,千壐迷妹

说起草间弥生这个名字大家都不会太陌生,不清楚她的生平轶事也想必看过她充满代表性、近乎密集恐惧症般的艺术品;这次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这位已经91岁的婆婆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。

broken image

草间弥生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,家境富裕,是四位孩子中的么女。小时候,她的妈妈要求她一直监视不断有外遇的父亲,又不准她画画,经常没收她的墨水和画布,这些经历或许都是推动草间弥生沉迷创作的源头。当时年仅十岁的草间弥生产生幻觉幻听、及多种心理障碍。她留有当时为母亲画的铅笔画,画中就已充满了小圆点。 (网路流传的「神经性视听障碍症」为误用,没有这个医学名词)

花(D.S.P.S)-1954

1954年,草间在绘画作品《花(DSPS)》中曾有下列的表达:「某日我观看着红色桌布上的花纹,并开始在周围寻找是不是有同样的花纹,从天花板、窗户、墙壁到屋子里的各个角落,最后是我的身体、宇宙。在寻找的过程中,我感觉自己被磨灭、被无限大的时间与绝对的空间感不停旋转着,我变的渺小而且微不足道。刹那间,我领会到这不是只有我的想像、而且是现实中的状况、我被吓到了。于是我对于红色桌布和上面的花纹产生了强烈的恐惧,我认为它就像是咒语,正在剥夺我的生活,我冲上阶梯企图逃离,但阶梯却在我脚下散开,于是我从上面跌下来,脚腕也扭伤了。」

草間彌生:無限痴迷 (1)

作为满怀抱负的年轻艺术家,草间弥生非常仰慕乔治亚·欧姬芙(Georgia O'Keeffe),她甚至写信给她寻求意见:「我刚踏上成为一位画家的漫长艰辛路途,您可以引领我吗?」欧姬芙回信告诫她「艺术家在这国家很难维生」。尽管如此,她还是建议草间弥生来到美国,并尽其所能向大众展示她的作品。

草間彌生:無限痴迷 (2)

草间弥生在二十多岁时将之付诸实行。为了反抗她眼中的父母传统思维与道德观,草间弥生决定到海外寻求自由与名声。她移居纽约,并自1958年至1975年皆居住当地。她在1973年返回日本后,自1977年起自愿搬进东京精神疗养院,一直入住至今。

無限的愛

1962年,她在纽约市的绿艺廊参加了七人联展,展出作品是软雕塑,参展艺术家包括了安迪·沃荷、克勒斯·欧登柏格。 1966年,作品《无限的爱》(Love Forever),使用小圆灯泡和大面镜无限反射的空间装置,造成了相当视觉迷幻的作品,可说是草间的成名作。同年她的行为艺术作品《Walking Piece》探讨了亚裔女性在西方世界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,在美国掀起不少的讨论。

生命的足跡 2010

草间弥生是现今身价最高的在世女艺术家,而《无限的网》是其芸芸创作中最受追捧的一个系列。根据最新统计,她的回顾巡展「草间弥生:无限痴迷」更是2015年全球入场人次最高的展览。

無限鏡屋 - 數百萬光年外的靈魂-2013